2018/11/04
- 辯論賽題目: 英語要成為第二官方語言
- 辯論賽題目: 安樂死合法化
第一學期四所聯合的跨領域論壇課程的辯論賽已經圓滿落幕,各系所精銳盡出、表現精采、不言可喻。我方準備充分、內容扎實、態度從容,無疑地,個人給予高度評價。感謝各系所同學維持風度、不吝給予每位辨士滿堂掌聲,這是一場君子之爭。
關於第一場辯論“英語要成為第二官方語言”,我個人是極度贊成的,當然母語不能偏廢。在我的認知中,台灣各種科學其國際學術地位普遍不彰,恐怕跟我們的“話語權”低落有關,以台大的學術地位世界排名而言,往往擠不進前100名。實情不應該如此。台大集合全台灣最優秀的師生,國家也提供最多的資源,師生皆很勤奮,台灣人聰明才智也不輸其他民族,這絕非自我感覺良好,但學術評價何以致此?舉例而言,在我醫學專業養成及執業的過程,常常有機會參加國際性會議,台灣同儕的表現從未令人失望,那麼為什麼能參與原文教科書及論文期刊的編輯撰寫或論文被引用的機會跟我們的醫療能量是不成比例的?而這就是一個國際學術地位的指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許有很多面向需要討論,但是跟我們目前的語言在國際學術圈並不是強勢語言也應有關係。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慣用語,各學科的人才從求學時代,藉由原文的資料來增加自己的知識與能力,往往霧裡看花、入門困難,一段摸索期後才能漸入佳境。但溝通及表達又是另一回事了,常常腦子裡用中文思考再翻譯成英文表達出來,已隔了一層紗,又怕文法錯誤、用字遣詞謹慎,無法立即說出重點。如果加上發音又不道地,可能連聽者也一頭霧水了!所以我贊成英語成為第二官方語言,對於知識的學習及交流“零落差”,那台灣的人才如果要打國際盃、世界盃、宇宙盃,立足點至少是平等的,相信潛力是無窮的。例如最近過世的華人文學武俠大家金庸,作品的成就足堪登上諾貝爾文學殿堂,但終究遺珠。假如我們華人本身使用強勢語言,那他的作品在西方及全世界受歡迎的程度,絕對超越哈利波特及魔戒。
至於第二場辯論“安樂死合法化”,對於正方其中的一個論點“安樂死可以減少健保資源的浪費”我已在課堂上提出保留的意見。關於反方,也有一些觀點要表達,反方的論點其中一個是對於臨終病人給予更多的心理溫暖、支持系統或許就可以減輕病痛,更有正向的力量而病人就不至於有求死意念。在我的臨床經驗中,病人往往比家屬更堅強,初期對於病情也許會有否認及拒絕,之後都可以理解與接受自己的現況。反而家屬常常是比較難接受與溝通。生命末期的“痛”不只是生理的痛,“抑鬱心境”心理層面的痛更無法紓解。沒有感同身受的心理支持,效果不彰又會適得其反。另外反方提出今年初荷蘭有一例安樂死爭議,來支持反方論點,我也有不同看法,因為荷蘭的立場是支持安樂死的,事實上其也是為安樂死合法化第一個立法的國家。上述案例的爭議是在於“程序瑕疵”,屬於醫學倫理的範疇。也就是安樂死其執行過程一定要嚴謹完備,畢竟是關於生命,不容一點缺失。並不是荷蘭對於安樂死的立場有所改變,所以恐怕不適合當作反方論證的案例。
我個人是不贊成安樂死的,但是支持病人對於臨終醫療或“無效”醫療有自主權利的。因為我認為台灣對於安樂死合法化還沒做好準備,不只是民眾,包括醫療從業人員也一樣。沒有一致的共識,只會有更多的亂象,衍生更多的問題。要有完備的法律,嚴謹的執行程序,基本的全民教育,特別是醫療從業人員的心理建設,初始就要從醫學養成教育過程中對安樂死相關醫學倫理有完整的思辨,這沒有一、二十年的努力無法竟其功。所以在台灣對於要安樂死合法化,終究還只是辯論賽場上的一個議題而已。
四系所的跨領域專題課程,讓我們不同領域專長的學生有互相交流、腦力激盪的機會,真的是精彩可期、令人期待。
- 徐大昇
- 作者介紹
- 臺大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107級學員,皮膚科診所負責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