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產業創新與品牌之路
演講者: 經濟部工業局 呂正華局長
2018/06/20
本次論壇的演講者是經濟部工業局的呂正華局長,過去他也是台大的校友,從台大物理、台大電機碩士到最後台北大學企管所EMBA的就學經歷一路累積了理工與管理方便的背景,加上過去在工業局扶植產業的經驗,以實際產業扶植的角度為我們帶來產業創新與品牌建立的思維。呂局長本次的課程從總體經濟環境開始為我們導覽,再說明經濟施政重點、轉型升級與品牌推動來闡述政府在產業創新與品牌扶植所扮演的角色,以下為本次論壇的內容概述。
全球經濟如何影響政府產業扶植政策思維
全球經濟發展在現在全球化的產業鍊影響,當中美歐盟國家的對外貿易條件改變都對我國能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所幸目前全球目前經濟發展尚算穩健成長,根據國際機構HIS Markit 2018的報告指出,全球2018年的經濟預估成長率為3.4%,總體面向樂觀,但是呂局長提到,即使總體經濟樂觀,也可能因大國相互的貿易條件改變,造成各種不確定的影響,例如近期中美兩國的貿易保護措施造成相關產業鍊的動盪,在1,333項中限制的半導體設備中,短期中國並於無相關產品銷往美國,但是長期影響則需要持續關注,還有美國內部稅務改革造成全球投資方的資金配置變動,而各國央行與原油價格變動亦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回到台灣的產業創新話題,呂局長以「連結在地、連結國際、連結未來」來為台灣產業發展來作為核心方向,除了關注國際情勢與相關產業鍊的影響外,台灣政府相關單位能為產業做到重點即是創造創新環境、提高技術含量、帶動產業創新程度、增加就業機會與平衡區域發展來作為政策發展重點,強化內部體質來面對與因應外部的環境變化。
政府針對產業之施政重點
站在政府扶植產業的角度,在於提供良好的產業環境讓各領域業者能夠持續創新,而良好的產業環境首先就是必須解決「五缺」的問題,所謂五缺分別是:缺地、缺水、缺電、缺人才與缺工的五大問題,為了能夠快速了解並且解決產業的問題,在今年初陸續在北中南的產業園區舉辦了13場說明會,收集了88個建言,針對這些五缺問題來研擬相關施政方針與辦法,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這些問題,也因為這些問題廣泛,經濟部的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提供了直接諮詢的管道,能夠直接提供相關輔導、獎項、培訓與補助方案,而這些相關輔導單位還包含工業局、貿易局、智財局等9個單位來一同協助,希望藉此深入每個領域,達到最佳效果。
帶領產業進行轉型升級
現今的科技還是不斷地以飛快的速度進步,從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到人工智慧都是對於產業改變相當重大的新技術,可以說是開啟了新工業革命的程度,不管是業者或是整府相關單位都必須學習運用這些新科技來提升生產與服務的效率,而政府身為扶植產業的重要推手,則是推出了「產業創新條例」來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手段。
「產業創新條例」可說是綜合了之前所說之「五缺」的進階版本,鎖定研發、就業、產業協同、產業聚落與永續發展,透過租稅優惠、補助、降低投資帳案等來促成「產業創新條例」,簡言之就是解決「五缺」的基本產業環境後,以「產業創新條例」來加速產業發展。
心得結論
過去多年來一直在創業投資產業中服務,也與工業局有過許多合作經驗,對於今日呂局長所提到的產業創新政策與方向可說是感受深刻,工業局中有許多產業推動辦公室,一直以來針對各個領域的先進技術廠商做輔導,也透過產業與投資方面的鏈結,為具有技術實力與未來發展潛力的企業尋求資金媒合的機會,聽到了今日的演講內容,著實讓我感觸良多,首先是政府單位在面對產業創新的大議題時,不僅僅需要滿足企業發展的基本需求(五缺),更要給予多餘的養分(產業創新條例),其牽涉領域非常的廣泛,我所處的產業屬於投資相關領域,就已經接觸到許許多多經濟部所推出扶植產業投資相關的降低投資障礙與門檻的政策與用心,更遑論扶植產業創新與品牌所需要的其他資源,今天在聽取的呂局長的演說,更能明白政府為了產業創新所做的諸多努力與未來規劃方向,當然企業自身也應該藉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進而提供更多的技術、就業機會等來創造產業良性循環。作為創投業者很榮幸能聽到呂局長的分享,也希望在未來政府、地方產業與各方業者的努力下,一同增加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創造台灣經濟榮景。
|
作者
李光斌
臺大跨領域整合與創新碩士在職專班106級學員
新光資本管理(股)公司 執行副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