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走向韌性社會的跨域科技挑戰:談「民主治理」與「公共知識」
講者:林敏聰 台灣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
時間:9/4(星期三)19:20-21:00
地點:普通101教室
這場演講以「走向韌性社會的跨領域科技挑戰」為主題,探討了如何透過跨領域協作來應對現代社會的全球風險與挑戰。演講的內容從921地震事件切入,強調救災不僅是救災人員的責任,還需要社會基礎設施和公民團體的協同合作。這點揭示了在面對災害時,整體社會韌性的重要性。
講者提到,當前我們不再僅僅面對自然災害,更多的是全球風險,包括環境、經濟、科技和社會風險。這些風險的處理不再能依靠單一的科技領域,而是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涵蓋科學、技術、人文與社會科學等多方面的努力。以文化與科技相互影響的例子,如講者引用「Netflix諸神的黃昏」劇中的神與巨人之爭,來比喻人文與科技的交織與對抗,並強調價值與結構如何決定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在談及台灣的科技發展時,講者指出台灣的產業結構和創新經濟存在著一些內在缺陷,包括過度依賴代工與量產、忽視基礎研究以及自主創新技術的發展等。這些問題限制了台灣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表現,尤其是在自主技術研發和價值驅動的科技發展方面。
講者強調,科技政策應當圍繞三個核心:核心價值、基礎研究和創新經濟。跨領域的協作應該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非競爭。例如,台灣可以透過結合自身的特殊性(如海洋與生態環境的優勢)來推動綠色能源、淨零碳排等全球趨勢。
最後,講者呼籲大家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推動跨領域協作、從知識到實踐,並且跨出舒適圈,從台灣走向世界。這種協作不僅有助於解決當前的科技挑戰,還能幫助構建更具韌性的社會。
總結來說,這場演講提供了一個全局視角,讓我們看到跨領域協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對全球風險與挑戰的時代背景下。演講不僅強調科技發展的核心價值,還鼓勵大家思考如何從台灣的特殊性出發,跨出國際舞台,為全球韌性社會的建設做出貢獻。
|
作者:
李亞峻
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專班(臺大EMS)113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