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題目:跨領域合作的困境:半導體與醫學融合的現實挑戰
演講者:褚家容 矽基分子電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執行長
演講時間:2/19(三)1930-2100
演講地點:社會科學院3樓梁國樹會議廳
從研究到創業:不為自己,而是為了世界
褚執行長分享了她從學術界走向創業的心路歷程。最初,她只是單純地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幫助更多人。然而現實中,研究與商業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並不是每一項好的技術都能順利變成產品。
她面對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半導體產業與醫療產業的運作模式完全不同。在半導體業,廠商講究的是產量與市場規模,而醫療檢測則是少量多樣的需求。當她拿著自己的技術去尋找合作夥伴時,許多廠商一聽到她的訂單需求量,直接拒絕合作。她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改變策略,透過「團購模式」讓不同疾病檢測的需求結合在一起,以創造出對供應鏈更有吸引力的市場規模。
這段經歷讓我想起自己在職場上的挑戰。許多時候,以為「技術與專業」就足夠說服世界,但現實並非如此。要讓一個計畫成功,除了專業知識,還需要市場策略、資源整合,甚至是持續不懈的溝通與妥協。褚執行長的經驗告訴我們,科技的價值,不僅在於發明,更在於它能真正改變多少人的生活。
女性的堅持:不只是家庭與事業,而是使命感
在演講的另一個部分,她談到了自己作為女性創業者的挑戰。在創業初期,她不僅要面對來自產業與市場的壓力,也要在家庭與事業之間找到平衡。她坦言,創業過程中,她曾經因為長時間投入工作而內心愧疚,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應該繼續堅持。
這讓我深有共鳴。身為一名女性,在傳統社會往往會被要求以家庭為主,但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就應該放棄自己的夢想?褚執行長的故事告訴我們,女性的價值不該被單一角色定義,我們既可以是母親、妻子、女兒,也可以是研究者、創業家,甚至是改變世界的推動者。
她的創業並非為了個人利益,而是希望透過生物半導體晶片技術,讓人類能夠更早發現疾病,使人類能夠更早發現疾病,降低疫情與病毒對社會的影響。這是一種超越個人利益的選擇,是一份對世界的愛與責任。
科技的未來,女性的力量
這場演講讓我重新思考了科技真正意義。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技術,它可以是有溫度的創新。當我們談論疾病檢測,不該只關心數據的準確率,而是要思考:這項技術是否真正幫助到需要的人?是否讓醫療體系變得更有效率?是否讓患者更早獲得治療機會?
褚執行長的分享讓我看到,女性在科技領域中的角色正在改變。過去,科技創新常被視為男性主導的領域,但這位女性創業者證明了:女性不僅能夠投入科技產業,還能夠在這個領域中做出卓越貢獻。她以她自身的專業與努力,讓台灣的生物半導體技術獲得國際認證,並推動ISO標準的制定,這不僅是個人的成功,更是台灣科技產業的一大進步。
心得總結:從這場演講學到的三件事
1. 堅持夢想,為世界帶來改變
創新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一種對社會的責任。當夢想能夠幫助更多人時,就值得義無反顧地去追求。
2. 女性不該受限於傳統角色
作為女性,可以是母親、可以是妻子,但也可以是科學家、企業家、領導者。女性應該有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無論是職涯發展、學術研究還是創業。
3. 科技應該有溫度,創新應該有意義
科技的價值不在於它有多先進,而在於它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技術真正落地,讓世界變得更好。
這場演講不僅讓我對科技創新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更加確信: 學習與成長永遠不嫌晚。我希望,未來我也能像這位演講者一樣,在自己的領域裡,找到屬於我的貢獻方式,為這個世界留下一點溫暖與改變。
 |
作者
王慧貞
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專班(臺大EMS)113級在學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