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EMS - 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

活動資訊

誰是弱勢者?一個風險社會的再思考

Art editor Img

誰是弱勢者?一個風險社會的再思考

 

講者: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古允文 教授

2019/11/20

 

誰是弱者?一個吸住我眼睛的標題,期待著在論壇中會聽到甚麼樣的內容?在我們所處的富足康樂社會中,到底誰是弱者?是要說如何照顧我們原來認知的社會弱勢?還是有我們不為人知的弱勢在社會中遊蕩?再者,我們真的身處在一個風險社會中嗎?

 

本次論壇的講者邀請到國內知名社會政策與社會福利理論大師,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前主任古允文教授演講。古允文教授留學英國,於曼徹斯特取得博士學位,專長為社會政策分析。

 

教授認為:無論在哪個國家,所謂的弱勢即「無法照顧自己的兒、少、老、殘」,因為其生存空間比一般人狹隘,且有別於大眾所認知「弱勢者」之定義,大眾所認知的弱勢是特定的某一個族群才是弱勢,如前所述,但是講者的定義是弱勢者是相對於社會結構而定的,在社會中還有一種弱勢是,當社會風險出現,會有對應風險發生而產生的弱勢族群。既然弱勢者的界定會隨社會結構而有所不同,那麼在社會結構變遷之下,「弱勢者」就有可能變成「強勢者」,而「強勢者」也有可能變成「弱勢者」。

 

由於勞動市場轉變,從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再到現在服務業社會,可以看到整個產業結構的轉型之下,勞動人口與勞動年齡也跟著轉變。以前農業社會時代,自營作業者與無酬家庭作業者較多,也沒有工作年齡限制;而工業社會之後,自營作業者減少、受雇者增加,工作年齡也受到限制。因此產生老年照顧之社會議題。此外,隨社會產業之轉變,我們可以看到整個產業結構也必須轉型,即原來在農業部門服務,當轉型來到工業社會時,勞動力有沒有辦法跟著轉型?同理,當轉型來到服務業社會時,勞動力有沒有辦法轉型?這些會涉及到一些技術與能力的再訓練的過程,而這些過程也會伴隨著產生所謂之不景氣,當不景氣就會產生失業率增加,形成另一個社會議題。

 

原本具有社會生存能力的人會因為一次次社會風險的發生,產生脆弱性,進而成為社會中暫時的弱勢,所謂「脆弱性」即是未來的事件所可能造成的福利的損失;脆弱性有其動態的特性,也就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風險發生,人們抵禦風險的能力會越來越弱,最終可能無法回到原來的生活方式與水準。再者,風險具有多面向性,很多風險的發生不是個人能力可以應付的,如果重複出現,而且出現不同的面相,則會讓人們窮於應付,甚至無法應付。因此,隨著社會型態轉變的過程,社會問題所帶來的風險會不斷地擴大。且台灣社會變遷趨勢詭譎,也會造成社會風險的面向浮現,因為全球化的腳步造成工作機會的轉變,產業外移的結果是失業與不充分就業問題日益增加,也造成所得不足與貧窮的發生;少子化及高齡化人口也帶來勞動力結構化的改變,退休年齡的延後,在工作職場上應該付予的高齡需求的增加,老年照護的政策及老年人口的經濟安全等;特殊弱勢團體的協助等等,再再都倚靠社會的資源給予協助。

 

講者認為:隨著社會產業結構之轉變而產生的社會風險則有「健康的風險、失業的風險、工作機會變動的風險、高齡化社會的風險…等」。為此,社會福利的議題,與社會上所有的人息息相關,每個處於社會變遷巨大,甚至動盪不安的人,隨時可能需要社會福利網絡的支持,可以說「社會福利、人人有責!」,也就是是要建構一個福利導向的社會,是大家責無旁貸的責任。

 

邁向凝聚性的社會福利當弱者愈弱、貧者愈貧…,到底是貫徹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兢爭社會理論,還是堅持濟弱扶傾的社會兼愛理論,著實讓人難以抉擇。這個社會是靠大家共同經營維護的,社會福利政策雖然重要,但是,不論是國家還是社會,當環境資源有限時,就是必須面臨抉擇時候。福利是一種經驗性語言、也是一種價值判斷(Richard B. Brandt, 1976);一個好的社會有兩個要素,第一,組成社會的人們此時的福祉;以及,第二,社會讓人們的福祉發展得更好的能力。整合政府及民間資源,定義清楚應該被照顧的弱勢者順序,選擇最需要幫助者幫助,給予適當的幫助,而不是就弱勢定義後給予無限制的幫助,將政策、社會資源共創目標,讓資源有限且有效的發揮效用,當應該被幫助的弱勢適當的被幫助,從弱勢逐步走回可以自給自足的社會給予者,將是社會救助資源正向循環的開始。也使「社會弱勢的人們有機會脫貧脫困,回到享受文明與健康的生活」。

黃騰龍

作者介紹

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專班(臺大EMS)108級在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