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EMS - 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論壇

航向新藍海: 談產業與供應鍊轉型

講者:沈致瑋總經理<GARMIN 亞洲汽車事業群>

演講題目: 航向新藍海:談產業與供應鏈轉型

時間:5/29(三) 19:20-21:00

地點:普通教學大樓101教室

 

沈致瑋總經理分享了在GARMIN的成功經歷,GARMIN於1989年創立,GARMIN在GPS上嘗試不同類型的發展也包辦了航空航海GPS,最終靠著手持戶外導航出圈。歷程令人深受啟發。這種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來自於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和持續創新。

2005年GARMIN敏銳地發現了車用導航的巨大商機,推出了操作簡單且符合消費者需求的車用導航。這些車用導航不僅成為出租車的標配,也吸引了許多喜愛新科技的駕駛者,我相信身邊常開車的人一定不會錯過這段歲月。2008年是GARMIN最輝煌的一年,PND大賣,成為GARMIN 75%營收的來源,大賣1400萬台導航儀

 

第一個挑戰

總經理和我們分享了2008年面臨的第一個重大挑戰。那一年,GOOGLE橫空出世,推出了免費的導航軟體Google Maps。Google當時已經是搜尋市場的霸主,他們的導航軟體一經推出,僅一週內就被下載了1400萬次。GARMIN一向秉持著積累實力、成就無人能及的產業哲學。他們相信,只有在平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和產品,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面對Google Maps這個來勢洶洶的挑戰,GARMIN意識到,僅靠傳統的GPS導航儀已無法與其抗衡,GARMIN迅速調整方向,開始測試市場的新需求: 既然只裝GPS的導航機贏不了手機上的GPS,那就將自己的導航儀也加入手機的功能吧。

 

第二個挑戰

沈致瑋總經理分享了GARMIN面臨的第二個重大挑戰,他們嘗試與ASUS進行異業合作,推出號稱最強的導航手機。這個合作本是希望能結合雙方的優勢,創造出一款革命性的產品,無奈,最終卻成為了一次失敗的實驗。

總經理打趣道: 學到的第一課就是品牌名稱不能訂得太長。

實際的lessen and learn 是用戶不要compromise的產品也不會接受折衷的方案。在科技產品的世界裡,介於中間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樣,消費者希望的是專業和極致的體驗。

兩間公司的合作其實不是容易的事,要怎麼投入分配資源,要怎麼下決策,都各自有不同的想法,兩間公司理念不同,要一起合作太困難了,一場場冗長無進展的會議最終拖累了趕超智慧手機市場的步伐,GARMIN 沒能搶下這塊市場。

2010年iphone4 change the world again. 我當時也有買iphone4,那時真是跨時代的感動,發布會iphone4出現的那刻,我們就知道,這絕對是個跨時代的大膽產品。GARMIN也深知這一點,迅速決定退出與ASUS的合作,果斷結束這場沒有未來的實驗,在這邊看到了兩間企業的不同處理方式,GARMIN 快刀斬亂麻,迅速止損,而ASUS決定堅守手機市場繼續投入戰場,試圖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找到立足之地

沈致瑋總經理的分享,讓我們明白了企業在面對市場變化時的靈活應對和決策的重要性。無論是果斷退出還是堅持不懈,都需要企業有清晰的戰略和勇氣。。

 

多頭產業各個精通

從沈致瑋總經理的分享中,我們發現GARMIN是一間非常獨特的公司。他們的多頭產業戰略讓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擁有專業技術,比如他們專注於戰鬥機的導航與儀表整合。這個市場小眾沒有人願意投入,而GARMIN則抓住這個機會,成為了這一領域的獨門領袖,沈致瑋總經理還分享了他們飛機的自動landing功能,突然讓我覺得TESLA的自動導航也沒這麼厲害了。現在的GARMIN有五隻腳,相較於其他企業,具備更強大的承受能力。這五隻腳分別是航空、航海、健身、戶外以及汽車導航,每一個領域都支撐著GARMIN在市場上的地位,讓他們在面對風險時更加穩健,GARMIN的小碎步經營哲學,在市場競爭中,這種策略讓他們能夠保留充足的現金,保持企業的健康運轉,並在需要時迅速應對市場變化。

 

接連不斷的創新

接連不斷的挑戰讓GARMIN一次次展現其卓越的應變能力和創新精神。GARMIN有三個十年,我們或許會認為這三個十年是一代一代地循序推進,然而,實際上,GARMIN的企業文化與我們之前課堂上研究過的SpaceX非常相似。他們並不是等到一個產品完全成功後才開始下一代的研發,而是提前洞察市場機遇,迅速展開新一輪GENERATION的創新。在車用導航領域的十年還未結束時,GARMIN就已經看到了智慧手錶的商機,開始進軍這一新興市場,如今,無論是登山、潛水等戶外活動,大家首先想到的品牌便是GARMIN。甚至連一向以創新著稱的APPLE,在這個領域也無法跟上GARMIN。

其他品牌如Fitbit和Samsung也嘗試在智慧手錶市場分一杯羹。Fitbit專注於健康追蹤和簡潔易用的設計,吸引了大量注重健康的用戶。而Samsung則憑藉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功能,試圖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然而,這些品牌在專業戶外運動手錶領域,始終未能超越GARMIN。沈致瑋總經理的分享讓我們了解,成功並非來自於一次性的突破,而是持續不斷的創新和提前佈局市場的能力。GARMIN不僅在產品研發上不斷前行,還在市場戰略上展現出卓越的前瞻性,這正是其能在激烈競爭中屹立不倒的原因。

 

品牌火力展示

沈致瑋總經理跟我們一一展示現在有的現成產品,航海的功能可以運用在抓水裡的外來物種,MARQ手錶有超過80種的SPORTS MODE,如果Apple用一支表 表達全世界,那GARMIN給你100支,腳踏車尾燈偵測能探到140m遠的距離,

 

汽車布局

現在的東京移動展已經不再只是傳統的東京汽車展,這場盛會反映了汽車行業的巨大變革,小米成功展示了科技與汽車融合的未來趨勢,它是第一個成功造車的互連網公司,要知道,APPLE花了十年從2011開始打造電動車,最終在2024年取消計劃,造車沒有那麼簡單。

在這個新的競爭環境中,歐洲正在對中國的汽車進行反傾銷調查,這表明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TESLA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在中國設廠,仍然沒有辦法扭轉中國現在的強勢發展。BYD EV一年銷售了300萬輛汽車,20%的成長率造成大家的威脅。

另外,汽車行業的新興趨勢之一是出現了一個新的0.5 tier供應層級。以前,車廠只需找Tier 1供應商就可以滿足大部分需求。然而,現在的車廠已經變成了科技公司,不僅需要傳統的汽車零部件,還需要大量的半導體產品。因此,車廠現在迫切需要有半導體背景的專業人才。

工程師們之所以選擇當工程師,就是不想要跟人說話,結果現在需要直接面對車廠,還要與車廠合作解決技術問題,親自參與到汽車製造的各個環節。沈致瑋總經理指出,人最大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只有具備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人才能在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總結

沈致瑋總經理用自己在產業的經驗,帶我們走過GARMIN面對的輝煌與低谷,2010放棄手機後,一路等到2024才賺錢,GARMIN靠的不是迎合市場追逐爆款的投機取巧,而是十年磨一劍,找對方向,在最完美時破繭而出,在新興的賽道上,成就無法被超越的傳奇。

 

Art editor Img

作者:

陳允文

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專班(臺大EMS)11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