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EMS - 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論壇

從台大到皇苑,半世紀的敦品勵學

演講題目:從台大到皇苑,半世紀的敦品勵學

演講者:皇苑建設 郭敏能董事長

時間:9/18(三) 1900-2100

地點:工學院國際演講廳(工綜館203室)

 

在建築專業領域中,個人也先後服務過建築師事務所、營造公司、建設公司及甲方代表..等含括甲、乙、丙三方等不同角色的公司,參與過各類不同類型的工程專案,如房地產、高科技廠辦、生物製劑藥廠、文創商業地產及農業休閒度假村等項目,所以此次郭董事長所介紹的產業學生也算略有涉略。

個人的經歷在土建行業從基層發展上來,歷練過的職務從工務行政、預算管理、業務投標、成本控制、現場工程監造、ISO品管/ERP資訊整合部門、CM工程管理、專案管理及大型專案計劃管制等,擔當過各種職務角色一路到部門主管及BU總經理一職,所以郭董事長所描述的情景個人也很能體會。

兩岸關係穩定期間學生有幸外派至大陸地約15年的時間,累積了兩岸多地的作業經驗,在大陸地區期間也正好見證大陸地區的土地財政模式形成其房地產井噴式的發展,大陸在工業化及城市化過程形成大量的中產階級同時帶動了商業及服務業的發展。

大陸在房地產發展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在台灣經歷的三十年甚至四十年的發展,大陸地區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即經歷或是達到甚至超過台灣的發展規模。例如台灣的房地產模式由60年代頂天立地透天厝、70年代四樓或五樓的公寓到80年代七層樓的電梯大廈,再到90年代15~20樓層大樓華廈及至2000年群樓社區式發展,而大陸地區在1998年取消公租房分配,民間房地產開始興盛,造就急行軍式的城市化,相較於台灣。大陸地區房地產發展省略了台灣30、40年的發展階段,直接跳躍進入社區開發發展的模式,但僅是衍生出了利益最大化的不斷複製過程但卻缺乏了靈魂的拓展。

此次郭董事長的演講令人感動的是對理想的堅持,其提及創業失利的是過程,但一路走來對專業與敬業的執著才真正令人佩服,一個項目或是一個專案的執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通常工程專案(開發案從買地開始)短則三年五年,長則五年以上,時間越長資金壓力及專案的運籌能力更顯重要。

郭董事長發展前期在技術及專業的親力親為,例如他自己看過每一張圖、親自到每層樓在混凝土澆置前檢查鋼筋確認無誤,這是對品質、專業及敬業的表現。也代表了企業負責人對企業文化的形成建立最有效的傳承效果。而更讓學生敬佩的是其將建設開發案朝設計美學及藝術化的發展。當一個建築成品視為是一個作品,郭董事長對產品的定位及設計,包含了室內空間、公共設施、外部美感,相信也一如既往對品質的要求一般親自參與及大力的投入。

一個好的團隊須具備創意,團隊在資訊流管理、信息傳遞、在不同專業的知識上要能有效的整合、有效運作及發揮,同時專案因規模、尺度、複雜度涉及多個關聯方整合作業,願意接受創新挑戰及懂得資源整合的隊伍才是最有機會走到成功的彼岸。郭董事長提到為達成設計及其藝術效果,親自尋求分包商共同探討如何達成設計成效,這也非一般上班族工作心態的人所能想像。(學生相信這其中也包含不少試錯所產生的沉沒成本,應該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最後人在社會中「個人」是不容易獨善其身的,同樣的是其豪宅開發也不能僅在意自己的內部裝修,所以其擴大至周遭環境的認養與打造,個人認同是有遠見的決策,有句俗話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郭董事長也在聯合報的採訪中提到他的原則是「超越自我,也量力而為」,而當時勢已造就其大我時,隨後投身擔任台大校友會總理事長、不動產公會理事長、帶領公司發展ESG、為環境認養市政公園、自費捐種大樹及捐贈市政裝置藝術…等行為似乎已經達到「大我」即大家的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已不僅在意個人得失,確實是我等後輩非常值得學習與效仿的先進前輩及校友學長。

 

作者:

吳俊龍

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專班(臺大EMS)113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