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EMS - 國立臺灣大學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論壇

中美貿易戰的展望

Art editor Img

 

中美貿易戰的展望

 

講者: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陳添枝 教授

2019/12/25

 

在今天的演講中,經濟系邀請到陳添枝教授來為我們授課。陳老師除了是經濟系的教授之外,也曾擔任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在演講的一開始,老師的第一張投影片,內容是一張中國”停止慶祝聖誕節”的告示,以此為開端,老師也揭櫫了”美中貿易戰不只是經濟,其實自始至終從整體價值觀上就有著根本上的不同”此一觀念。而在此一基礎下,美中貿易戰的起因,則是肇始於中國對全球秩序市場規則的選擇性接受。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開始主導並維持全球秩序,而此一秩序之維持,分別建立在可處理國際紛爭之聯合國政治體制,可全球動員之強大軍力,以及Bretton Woods System來主導全球的金融、貿易和經濟發展。冷戰時期,蘇聯試圖建立和美國對抗的系統,但因經濟上無法和Bretton Woods System抗衡終致失敗。中國則自1978年開始,加入全球化的行列,但只選擇性接受美國制定的市場規則,不對稱的享受全球化的成果,並試圖在新的經濟活動中建立中國規則。美國對”馴化”中國的結果感到徹底失望,要將中國屏除於全球化架構外,乃導致貿易戰之發生。

中國欲和美國對抗,美國所建立的國際秩序,但中國經濟模式卻有一些根本上的弱點。中國的”國富”指標是生產量的極大,而不是消費量的極大,到中國生產受歡迎,把東西賣到中國卻不容易,此一重生產而輕消費之思惟,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市場不敵政府。在正常的市場制度下,有效率的廠商勝出,但在中國,卻是有正當性的廠商勝出;有正當性但無效率者可給予機會,有效率但無正當性者則不能容忍。再加上美元的地位,乃建立在長期以來投資人的信賴上,此一信賴源自美國國力、美元發行機構的獨立性、以及美元的流通性。而美國也結合盟友使中國自WTO等國際組織之獲益減少,責任變大,甚至建立數位貿易之新規則,包含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產業,逐漸將中國排除在外,這也使中國必須依賴內需和自主技術來成長,力道自然大為削減。美中貿易戰將會是長期戰,然而對中國來說,還是屬於挑戰較大的一方,台灣也應該兩大國之間,思考自己該處於何種定位,提早做好佈局以因應。

 

郭力誠

作者介紹

臺灣大學工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專班(臺大EMS)108級在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