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1–03 還沒正式開學,臺大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的暑期課程便已先揭開序幕。繼八月份在臺中所舉辦的暑修課程後,九月一日至三日連續三天在臺大社科院展開跨領域整合與創新(二)課程。來自不同領域的105級與106級同學,又從四面八方匯聚臺大校園,一起接受管理科學的薰陶。
跨領域整合與創新暑修課程的目的,主要為提供跨領域整合與創新平臺,供修習本門課的學員綜觀產業環境、全球化趨勢、相關政府政策及企業資源與策略,提供企業經營管理者做為決策參考。在三天的密集課程中,由黃奎隆與吳政鴻兩位教授以管理科學之模式與應用引導學員學習不同的分析技巧與工具(Excel)並認識決策模型。本課程利用微軟Excel所內建之規劃求解工具應用於企業管理與作業決策問題,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學員瞭解管理科學的應用步驟與模型。
第一天的課程,黃奎隆老師介紹的主題是管理科學與確定型模式。黃老師首先簡介管理科學,並且介紹作業研究的起源與應用。之後帶入正題,教導學員們如何進行線性規劃,也就是如何利用有限資源,來達到效用最大的目標。當然,這門課也談到了資源分配、指派與運籌,而這也是身為企業主或高階主管的學員們最感興趣的部分。 緊接著,第二天的課程係吳政鴻老師授課,主要介紹非確定型模式。這門課有三個重點,首先介紹的是風險與效益,也就是在非確定環境之中如何做經營決策(運用隨機系統模型);其次談到決策轉彎,吳老師介紹了非線性的管理科學模型;最後,吳老師教大家如何審時度勢,也就是透過動態規劃模型來因應快速變遷的經營環境。
課程進入第三天,上午由黃奎隆老師以零售商遊戲帶領大家模擬銷售季節性商品,並且思考降價背後隱藏的經濟學原理。隨後,透過資料分析來建構需求模型,並計算價格的敏感度分析和價格反應函數的估計,最後得以估計市場規模。黃老師也特別提醒大家,一個好的答案往往是簡單、直覺而且容易實施的。下午則由105級與106級同學混合分組,依據組員之服務企業、單位選定一種企業營運活動,並應用本課程所介紹的管理科學工具,大家集思廣益,提出具體的建議或改善方案。最後,再以分組報告的方式,呈現大家的發想與心得。
由於同學們的背景橫跨電子、醫療、建築、電信、紡織與資訊等不同產業,因此大家所提出的個案發想也相當多元,從購物中心的櫃位出租、醫院床位的分配、大樓的網路訊號配置到電鍍行業的獲利模式等,各組探討的主題不但生動有趣,與工作、生活的關係也相當緊密,真的非常精采!上完跨領域整合與創新(二)課程,同學們紛紛大呼過癮。不但從兩位老師身上學習到管理科學的實用方法,更透過個案研討的機會,得以和不同領域的同學共同腦力激盪,更能將研究成果帶回職場,應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真正達到本課程的預期目標──跨界、多元與活用!
這次上課的學習效果超出同學們原先的期待。在職場多年,以往所做過的很多決策都是依據經驗及直覺,當然也因此付出了相當多的學習成本。然而,這些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往往也很難傳承給公司的中階管理階層,因為大環境不斷在變,每個事件的關鍵決策因子也不見得相同;同樣的決策在不同的時期施行,便可能產生南轅北轍的結果。遑論公司的人力、機器、財務或技術…等資源都是有限的。以公司營運而言,如何在有限資源下達到效益最大化,這就是管理階層每天的挑戰,也是我的日常課題。想要達到目標,更加凸顯了管理科學的重要性。
在加入臺大跨領域整合與創新高階主管碩士在職專班之前,我才剛結束另一個EMBA課程。老實說,不同 的學習環境帶來迥然不同的成長觀點。EMS專班的課程,沿襲了工學院的強項,也強化了我在決策判斷上的邏輯推演。讓我得以把複雜的實務問題,透過數理的方式來尋找最佳方案;當然,「實務經驗」在整個過程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推演出來的結果不一定都可被實現,但確能提供一個具體且可參考的方向。若再加上團隊合作的腦力激盪,便可得出對公司最有利的決策。
黃奎隆和吳政鴻兩位老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教導原理,再輔以個案發想的方式引導大家如何運用?最後的分組報告,更是讓不同屆的同學得以聚首,不僅增加彼此的互動,更可以帶入自己工作崗位上的問題,進行分析、拆解及活用。誠然,在短短的三天內,不可能讓個個同學都變成武林高手,但兩位老師卻把管理科學的DNA植入我們腦內了。也誠如吳老師上課所說的:「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教學相長。」對我來說,終身學習是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在這一年的學習過程中也很慶幸認識了良師及益友。同學們來自四面八方,彼此的不同專長及領域,都是我想去學習的層面。我也期許自己,可以將所學幫助其他需要幫忙的同學與公司同仁。
作者介紹
鄭緯筌 臺大跨領域整合與創新碩士在職專班105級學員,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理事長、利來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陳建霖 臺大跨領域整合與創新碩士在職專班105級學員,國際直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